隨著全國疫情持續積極向好,河南省公辦中專陸續復學,面對學習和疫情的雙重壓力,同學們難免會產生緊張和不安的情緒。
很多時候,我們感覺到的運氣不好,其背后都是有原因的。例如早上沒能早起,可能是晚上熬夜了,如果能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,就不會在早晨忙中出錯,遇到那些意外情況,也不會耽誤了早餐時間,造成身體的不舒適。
習慣,很大程度上可以決定所謂的運氣。新學期,新的開始,同學們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,先抓習慣、再抓成績。
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
新冠肺炎打亂了這學期的學習節奏,鄭州中專學校開學推遲、高考延期,所有這一切變化讓不少同學和家長感覺緊張、焦慮。加上這個假期格外長,個別同學一時無法適應學校生活,心里著急但是學習上卻拖拉散漫,缺乏計劃性和目的性。
其實,拖延癥是很多同學存在的通病。但是如果每天都有事情拖到第二天再去解決,總有一天會堆積出問題,從而變得焦慮。因此,“今日事今日畢”的習慣非常重要。
閱讀的習慣
疫情期間,在武漢“方艙醫院”里,一位年輕人躺在病床上專心看書的照片走紅網絡,被稱為“讀書哥”,無數人從這張照片中感受到閱讀的力量。
河南技工學校的新學期的開始,同學們要多讀書,培養的閱讀習慣,是一件有益于同學們長久發展的事情,閱讀書籍可以培養同學們的耐心,還可以豐富知識、開闊眼界。
預習以及復習的習慣
古人云:“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。”教師講課要備課,學生上課更要預習。
預習是促進同學們積極主動學習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,同時也是激發同學們的求知欲、學習興趣和培養同學們自學能力的重要手段。
敢于提問、質疑的習慣
質疑就是同學們自己提出問題,鼓勵他們大膽質疑。任何事情都有一個“為什么”,都值得去問。大量的事實證明,所有的事物都有“為什么”。
家長和老師也要多鼓勵同學們去提問,鼓勵同學們大膽地談自己的觀點、看法、見解和意見。
習慣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,一定程度上說,
習慣可以造就一個人。從小培養好的生活習慣,對未來的成長來說至關重要。